饶洋镇:激活沉睡资产 赋能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加快破解镇域内闲置资源“沉睡”问题,饶洋镇立足镇情实际,以“盘活存量、提质增效”为核心,着力将分散闲置的资源转化为民生福祉,为拓展公共活动空间、完善集镇功能配套、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党建引领,活化石北村红色资源。饶洋镇石北村的振兴始于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活化,村内中共饶平县委旧址是1928年的历史见证,但周边60余间老旧房屋存在产权复杂、结构破损等问题。村“两委”以党建为抓手,组建46名党员攻坚专班,实施“三步走”策略。网格排查精准摸底,党员逐户走访,记录房屋权属、破损程度及村民诉求,建立“一户一档”数据库;针对村民疑虑,多次召开会议,邀请老党员讲革命历史,唤醒红色文化认同。党员带头签署“无补偿”拆建承诺书,带动村民拆除危旧房及两处建筑,整合出8000平方米闲置用地。利用腾退土地建成党建文体公园,保留历史遗址,嵌入红色文化长廊、革命事迹展板,配套休闲广场等设施,既成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又成村民日常活动“打卡地”。
生态改造,升级陈本村竹林公园。饶洋镇将陈本村竹林改造为集“党建文化、康体健身”于一体的生态型文体公园。改造前,这里是闲置荒地,竹林密集难清洁,腐烂竹叶间蚊虫飞舞,群众避之不及。镇里广泛征集附近居民意见,在原有竹林基础上进行升级,将竹林、休闲步道、绿化等设计要素有机结合,既避免大面积竹林拆除及绿化工程,节约开支,又保留原有竹林特色。公园开放后,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享受清新与欢乐。改造后的公园不仅满足周边群众休闲需求,更显著提升村容村貌,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绿在身边”“美在自然”,让美丽圩镇建设更具成色。
市场运作,盘活蓝屋村集体资产。饶洋蓝屋村通过整合集体资源出租,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对村内所有集体资产和资源开展详细摸底调查,摸清了各类闲置资源的数量、位置及使用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方式,将村后山茶座、停车场、三山国王庙左侧池塘等长期闲置的集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出租。这一举措预计为村集体年增收6万元,不仅成功盘活了长期闲置的集体资产,实现了资源向资产的转化,更将“沉睡”的资产变成“活钱”,为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源头活水。
空间再造,打造岗下村“圩镇客厅”。饶洋岗下村依托原饶洋镇中心第二幼儿园,开展美丽圩镇综合提升项目,打造特色“圩镇客厅”。项目利用幼儿园一层最左侧两间教室进行改造:一间改为接待室,布置沙发、茶几及室内绿植,用于接待来饶洋镇参观旅游的贵宾和游客;另一间改为展厅,通过固定展板、图片、宣传画册和视频,展示饶洋镇的风貌和业绩,集历史沿革、规划建设治理等功能于一体。此外,饶洋镇镇区长者食堂与休闲活动广场提升项目同步在此建设中,计划建设镇区长者饭堂及图书阅览室,休闲活动广场设置入口广场、生态停车位、充电桩以及健身小节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