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号潮州市总河长令印发!部署贯彻落实常态化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

2024-11-22 15:42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建立水塘河道清淤常态化工作机制的令》的通知


        全市各级河长湖长,各县区党委、政府,各有关单位: 

        省第一总河长、总河长近期签发2024年第2号省总河长令,决定在全省建立水塘河道清淤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弘扬冬修水利优良传统,广聚民心、造福群众。现将我市贯彻落实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推动水塘河道清淤常态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去冬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市签发2024年第1号总河长令,动员部署全市水塘河道清淤工作,市政府印发《潮州市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方案》,对我市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广泛发动群众,凝心聚力对多年淤积的水塘河道进行清理,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多年积淤,我市城乡依然存在农业灌溉沟渠引、排水不畅,农业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水塘河道、群众房前屋后池塘、沟渠等小微水体淤泥、底泥淤积,影响水生态环境质量;城乡排涝沟、渠、河排涝能力不足,城乡内涝问题依然存在等问题。特别是今年台风“格美”强降雨造成我市主城区和部分农村严重内涝。同时,“百千万工程”对城乡水生态环境、美丽河道建设提出新要求。对此省第一总河长、总河长签发省总河长令,部署建立水塘河道清淤常态化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主要领导作出结合“百千万工程”,持续抓好清淤工作”的专门批示。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清淤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领会省总河长令,贯彻落实市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会议精神,推动水塘河道清淤工作常态化开展,以高质量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保护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绿美潮州生态建设。

        二、健全工作机制,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水塘河道清淤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完善“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共治”的工作机制,落实“地方统筹、县级负责、镇村落实、群众参与”等措施,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水塘河道清淤。 

        (一)坚持目标导向 

        围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保护水生态质量、增强防洪排涝能力等目标,结合“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等工作要求,对标“7.26”台风“格美”对我市造成的影响,突出重点难点,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的工作方式,有序推进清淤工作。 

        (二)明确三个层次 

        按照群众房前屋后小微水体、池塘、灌排沟渠、渔村(小型渔船)避风塘等农村水体;城镇建成区范围内的河涌、湖泊、市政公园水体等城镇水体;河道、航道、水库、山塘等江河湖库三个层次的清淤范围,分门别类进行系统摸查,制订科学、有效工作计划。 

        (三)紧抓四个方面

         一是对标水灾害防治防御开展清淤工作。以本次防御“7.26”台风“格美”中城乡内涝存在问题为重点,全面摸排城乡排涝渠溪存在淤积导致排涝不畅关键点,有的放矢,疏通城乡排涝渠系防洪排涝堵点、卡点。 二是对标农业灌溉保障开展清淤工作。结合农田沟渠修复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工作,组织对受淹、灌溉保障能力不高的农田灌、排渠系清淤,保障农田供水安全。 三是对标城乡水生态修复开展清淤工作。结合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开展城镇建成区范围内的河涌、湖泊、市政公园水体,乡村房前屋后小微水体、池塘、排渠等底泥清理,夯实水生态修复基础。 四是对标水环境提升开展清淤工作。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以典型镇、典型村为重点,以点带面开展水塘河道、渠道清淤工作,助推“美丽河道”建设。 

        (四)落实五个环节 

        落实省总河长令“认真摸查、制订方案、开展清淤、清淤物处置、长效管护”五个环节推动水塘河道清淤常态化开展。每年汛期,全面摸排影响人居环境、农业生产、行洪安全、生态安全等淤积突出问题,分类统计年度计划清淤总量,建立台账。在汛期结束前,按照轻重缓急及轮疏要求制订年度清淤方案或计划,按三层次范围,明确清淤目标,落实分工、确定重点镇村。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制定的清淤方案或计划,紧抓冬春时段,采取分片、分段包干等方式,因地制宜采用科学方式有序推动清淤工作,确保既按要求完成清淤工作,又确保河渠安全,减少影响水体水质。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规范清淤疏浚物清理、堆放、运输、处置全过程管理,妥善处置清淤物,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清淤涉及采砂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三、坚持凝心聚力,合力推动水塘河道清淤工作长效开展

        发挥河湖长制组织协调作用,将清淤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级河湖长调研和检查范围。各级河长制办公室要发挥牵头作用,将清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及河湖长制考核内容。各县区要整合各行业各部门资源,组织推动清淤工作。各级要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清淤工作。市发改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要按职责加大以工代赈、财政支持、用地保障、污泥处置、产业扶持、科技创新、多元化投融资、社会资本参与等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广泛发动群众持续开展“村头水塘我来清”“农村沟渠大家清”等系列群众清淤活动。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宣传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