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清拆后如何不闲置?饶平所城以“绿变”答题
清拆后的土地如何不闲置?饶平县所城镇以实践给出答案:同步推进风貌整治提升和绿美生态建设,发动党群全面参与到增植补绿、见缝插绿等行动中,让镇村实现“绿净美”。
所城镇城南村原本有一个旧养殖场,味道大、卫生环境差。据该村党总支书记刘树生介绍,养殖场周边有村广场和学校,对村民日常休闲和出行都有影响。借助清脏治乱行动,村里组织对其进行了清拆,但很快另一个问题出现了:清拆后的空地尘土飞扬,影响了村容村貌。对此,城南村通过收集周边群众意见,将空地改造成了停车场,让公共空间得以“用起来”“美起来”。
对于村民房前屋后、不适合进行建设的小面积空地,城南村也有好法子——先铺草皮再植树。截至8月14日,该村共铺设草皮面积约700平方米,并选定树形佳、易成活的火山榕、凤梨花等主要树种,在铺好的绿地进行栽种。这一见缝插绿的做法,赢得了村民的点赞。“房前屋后都新种了树,让我们的身边充满绿意。”城南村村民刘容容说。
▲城南村整治前
▲城南村整治后
在这一过程中,城南村注重以“党群自治+全员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担任“护绿”宣传员,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管护。村“两委”干部还深入到村民家中,动员群众清理打扫房前屋后的垃圾杂草、绿化地带;对于村民门前部分破旧绿植底座、花盆等,村委会无偿为村民以旧换新。
▲村民刘敬民的闲置厝地经过整治后,成为村里的“微景观”
在村委会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参与到“护绿”行动中来。村民刘敬民听说自家闲置的厝地也在村的规划范围内,主动找到村委会,将30平方米的闲置厝地交给村统筹谋划打造。如今,这块厝地经过整修、草皮铺设后,已种上芭蕉树,与整洁的村容村道有机融合,成为新的“微景观”。刘敬民说,村的建设就是大家的事,“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齐心协力,我们村才能越来越好。”
在南任村,同样能看到“党群共植绿”的场景。对于一些闲置土地,南任村村委会先通过围边确界、依规出具证明,打消村民顾虑;再在此基础上积极动员村民暂借,因地制宜采取边角硬底化、行道植树、打造“四小园”等措施。同时,将主要道路口、村委会前、广场边等主要节点串珠成链,规划成一条绿化美化提升带。截至目前,全村累计打造“四小园”16处,见缝插绿种植小叶榄仁、桃花心木等优质乔木363棵。
▲党员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宣传
南任村还结合“积分超市”动员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群众可以通过积分兑换花盆用于种花,扮靓村容村貌。对于已经打造的“四小园”,该村成立了菜农小组,灵活调配附近的菜农进行管理,同时提供当季菜籽菜苗,帮助村民打造美观实用的小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