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林镇:“微心愿”结硕果,“微实事”提升“微幸福”
这个春天,柘林镇渔农社区办公址里,一棵“微心愿硕果树”傲然挺立,树上果实累累,一个个被点亮的“小小梦想”散发着温暖的光芒,成了一道最吸睛的亮丽风景线。
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落到实处,今年来,柘林镇积极开展“社区‘大党委’点亮‘微心愿’”活动,取得丰硕成果。通过点亮“微心愿”、快办“微实事”、提升“微幸福”等综合举措,让“为民办实事”真正接地气、进生活、入人心。
爱心洗衣机 温暖有“衣”靠。五保户李叔刚开始不大好意思说出自己的心愿,来入户的一名党员说:“记得之前拉家常,您提过如果经济允许想要一台洗衣机。”听到这,李叔忍不住说:“哇,如果可以,那就真的太好了!说实话,每次手洗衣服后我都是挂在桶边沿沥水,然后再去晒晾。特别是冬季,清洗衣物、被褥对我来说真的有点费劲,而且还真的有点冻手。”很快,就有热心党员认领了这个微心愿,给他送来了一款容量合适的洗衣机,社区干部还根据李叔家里的布局,重新安装了排水管和电路。
圆梦小书桌 关爱助成长。陈女士有三个在上学的孩子,家庭日常开支全靠她一人做清洁工维持,孩子们平时没有单独的桌子可以写作业,都是在茶几、沙发或者饭桌上写字。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征集“微心愿”时,陈女士道出自己的心愿,希望能给孩子购置单独的学习桌。在社区党组织的发动下,孩子们收到了捐赠的三套学习桌椅,兴奋开心的孩子们第一时间把各自的学习用品摆放了上去。
齐心“鞋”力 走出健康。精神残疾患者李先生,因脑梗死导致身体一侧偏瘫,一直在康复训练中,每天会到附近的广场学走路。因家庭比较困难,不舍得买好一点的鞋子,短短时间里,已经走破了好几双鞋子。他希望自己能有一双健步鞋,能对身体的恢复有所帮助。微心愿在网络平台发布后,被爱心群众吴女士认领向李先生捐赠了一双健步鞋。李先生试穿鞋子后,开心地说:“非常感谢党组织和爱心人士对我的帮助。”这双鞋子不仅帮助李先生连接外面的世界,更连接起了大家对他的关心与真情。
热乎饭菜 幸福味道。“一荤两素、一饭一汤,吃的很好,味道也可以,还送上门,真是很满意。”当社工及志愿者来送餐上门的时候,89岁行动不便的罗老伯握着志愿者的手感叹地说。社区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一些老人,因为身体机能退化,长期独自居住,与他人和社会的交流越来越少,不仅精神上孤独,甚至连吃饭也成了问题。借助镇政府推动建设长者饭堂的契机,镇村两级积极协作,整合服务资源,搭建邻里交流、志愿服务平台,将助餐配餐服务与特殊老年人群体探访、关爱等服务有机结合,切实为老年人办好“微实事”,给生活加一点“微幸福”。
今年来,柘林镇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发动共驻共建单位、各基层党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响应,鼓励党员、热心群众主动认领,以精准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持续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以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儿童、残疾人、低保户等困难群体为重点,采取入户走访、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困难家庭情况,广泛征集辖区困难群众“微心愿”。通过倾听群众“小困难”,征集群众“小需求”,分类甄别梳理,列出心愿清单,利用线下邻里宣传,线上平台发布开放认领,号召党员、热心居民积极认领,用“微力量”圆“微心愿”,让一张张心愿清单成为群众幸福清单。截至目前,全镇共收集“微心愿”34个,成功圆梦“微心愿”34个。
微心愿承载小幸福,小幸福传递心温暖。接下来,柘林镇将继续联动各社区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以实际行动将爱心与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以“微”治“大”,推动“微心愿”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形成党群同心、共治共建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百千万工程”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