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厅到我县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5-07-30 17:12
来源:本站
【浏览字体:大 中 小】
7月23日——24日, 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杜绍勤带队到我县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情况。副市长余鸿纯、副县长余家惜等陪同调研。
省文化厅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了饶平彩青习俗展习馆和所城镇大城所,并在县体育馆观看霞西布马舞表演。详细了解我县“布马舞”、“彩青习俗”、“游旱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由来和保护传承情况 。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按照“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挖掘了一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了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并通过建设“非遗”项目传承基地,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走进景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目前,我县已确定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项,省级2项,市级3项,省级传承人3人;建设了省级传承基地1个,县级传承基地4个。
省文化厅调研组对我县健全管理机制,建设传承基地,着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等做法表示充分肯定。要求我县进一步完善细化保护措施,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加深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要把“非遗”保护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充分展示“非遗”的社会价值,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非遗”的魅力,进一步增强“非遗”项目生存、发展能力;要发挥传承基地的推介作用和项目传承人 “传帮带”的作用,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推动传统文化持续发展。
余鸿纯、余家惜表示,当前饶平正着力加强基地建设,培养壮大传承人队伍,丰富提升“非遗”项目内涵,深度打造非遗文化品牌,力争把“布马舞”和“采青习俗”申报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把“游旱龙” 申报成为省级非遗项目。余鸿纯、余家惜希望省文化厅能够加大帮扶力度,帮助饶平完成“非遗”项目申报工作,让饶平的“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市、县有关单位领导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