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饶平统计报告第20期

2024-07-31 17:23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2023年饶平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对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2023年 规模以上工业

      2023年以来,饶平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各项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坚持突出制造业当家抓好实体经济,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规上工业主要指标增长稳中有进,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延续整体向上向好的发展趋势。

      一、基本情况

      2023年,饶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7.87亿元,同比增长0.8%。增幅较前三季度收窄1.3个百分点,比11月回落1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63.82亿元,同比增长1.3%,增幅比前三季收窄0.9个百分点,比11月回落0.4个百分点。

   (一)电力燃气业稳步增长,制造业持续恢复。

      分门类看,2023年采矿业完成增加值0.1亿元,同比下降72.5%,降幅比前三季收窄0.4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35亿元,下降5.9%,降幅收窄2.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36.37亿元,增长8.6%,增幅收窄4个百分点。

表1: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三大门类增加值表

工业三大产业

增加值
(亿元)

增长
(%)

占规上工业

比重(%)

规模以上工业

63.82

1.3

100

采矿业

0.1

-72.5

0.1

制造业

27.35

-5.9

42.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6.37

8.6

57.0

   (二)水族机电、食品制造加工业持续稳步向好。

      2023年,全县在产的25个行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增加值负增长,负增长面为72%,较前三季减少4个百分点。支柱行业中,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速持续减缓,增长3.6%;增幅比前三季收窄4.5个百分点。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稳步增长,增长20.7%;增幅比前三季收窄1.6个百分点。水族机电制造业下降0.1%,降幅较前三季收窄0.5个百分点。食品制造加工业下降0.9%,降幅较前三季收窄3.6个百分点。陶瓷、玻璃制品制造业下降7.4%,降幅比前三季扩大4.85个百分点。

表2: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支柱行业增加值及增速表

行业名称

总量

(亿元)

增长

(%)

水族机电制造业

4.19

-0.1

#水族制造业

2.81

-0.6

食品制造加工业

13.36

-0.9

#盐焗鸡

5.73

24.9

#水产品加工

3.47

-32.1

电力生产

22.92

2.7

陶瓷、玻璃制品制造业

2.47

-7.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0.24

20.7

   (三)销售、出口交货值持续向好。

      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301.83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比前三季收窄1.3个百分点。分行业大类看,全县在产25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销售产值负增长。  

      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9.2亿元,下降26.5%,降幅比前三季收窄5.1个百分点。行业大类看,全县出口的9个行业中,有6个行业负增长。

   (四)大部份行业效益依然较差。

      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64亿元,同比增长103.2%。21个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14.7%,较前三季增加1.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县在产25个行业,12个行业利润下降,较前三季增加1个。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因为售电量增长、电价上涨和动力煤价格下降,利润大幅度增长,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131.5个百分点。扣除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拉动因素,全县利润总额5.95亿元,同比下降28.3%。

      二、存在问题

   (一)不达标企业家数多。全年营业收入低于2000万企业20家,停产企业21家,一共41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比重28.7%。

   (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保持在较高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减产企业82家,减产面为57.3%,减产面较前三季扩大3.8个百分点。减产企业拉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7个百分点;拉低增加值增长8.1个百分点。 

   (三)规上工业企业门类少、产品结构单一。企业产品基本为初加工,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较短,高附加值产品项目少,没有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值。这种情况将使得企业效益不高,竞争力薄弱,经不起市场的变化和政策的变动对其的冲击。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监测力度。认真落实好相关领域政策,防止工业经济回调,影响全县经济“稳增长”的根基。及时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减少停减产企业数量,促进工业转型,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我县。

   (二)加大新建企业和规下工业企业培育扶持力度。促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精心制定规模以下企业培育提升计划,大力实施规下企业培育提升工程,选择一些市场前景较好的规模以下企业,引导和支持其扩大生产,实现规下向规上企业的顺利提升转化。积极开展对规下企业的调研工作,重视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扶持,推动小企业做大做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及时入库,按时按要求报县统计局进行审核申报,不断壮大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增强工业经济总量。

   (三)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优先引进和发展高新产业、高附加值工业企业,争取更多更大更优的新项目落户我县。同时加快在建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切实解决项目落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力促项目早日竣工投产,为工业经济后续发展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