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饶平统计报告第3期

2024-07-31 09:39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2023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2023年一季度饶平县工业运行总体情况,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  运行情况 建议


        今年一季度,饶平县采取得力措施,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加工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步伐,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一、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势较好

        一季度,饶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21亿元,同比增长4.1%。完成增加值14.51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比上年四季度和1—2月分别上升2.7个和2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完成增加值0.04亿元,同比下降64.3%,降幅比1-2月收窄6.8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77亿元,下降2.0%,增幅比1-2月回落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7.69亿元,增长7.6%,增幅比1-2月上升9.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幅上升0.5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增加值增长3.8个百分点。

表1: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三大门类增加值表

工业三大产业

增加值
(亿元)

增长
(%)

占规上工业比重

(%)

规模以上工业

14.51

2.1

-

采矿业

0.04

-64.3

0.28

制造业

6.77

-2.0

46.6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7.69

7.6

53.0

        二、行业增长面收缩,水产品加工业下降幅度较大

        一季度,全县在产的25个行业大类中,有1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2%,较去年四季度少减4个百分点。支柱行业中,电力生产业增势强劲,增幅比去年四季度上升8.1个百分点。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2%,降幅比去年四季度收窄2.8个百分点。陶瓷制造业下降0.32%,降幅比去年四季度收窄26.18个百分点。食品制造加工业下降2.5%,降幅比去年四季度扩大13.8个百分点;其中水产品加工下降35.7%,降幅比去年四季度扩大30.6个百分点。

表2: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支柱行业增加值及增速表

行业名称

总量

(亿元)

增长

(%)

水族机电制造业

1.11

1.12

#水族制造业

0.86

-0.3

食品制造加工业

2.93

-2.5

     #水产品加工

0.8

-35.7

电力生产

4.79

11.0

陶瓷、玻璃制品制造业

0.65

-0.3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16

-0.2

        三、销售总体平稳,出口交货值降幅加大

        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67.86亿元,同比增长5.3%,增幅比去年四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分行业大类看,全县有12个行业销售产值持续正增长。  

        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14亿元,下降37.6%,降幅比去年四季度扩大5.9个百分点。行业大类看,全县有出口的9个行业中,有5个行业增速较去年四季度回落。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分别下降50.7%和64.0%,降幅比去年四季度分别扩大21.4个和89.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

        四、主要支柱企业盈利状况有所好转

        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6亿元,同比增长26.3%。24个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16.9%。分行业看,全县在产25个行业,11个行业利润下降。农副食品加工业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1.3%。增幅较去年四季度扩大181.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12.0%,降幅较去年四季度收窄123.8个百分点。

        五、存在问题

        (一)企业生产经营依然困难。虽然整体经济平稳,但多数企业生产经营仍存在不同程度困难。今年有13家企业停歇业,全县规上企业142家,其中:营收低于500万元44家,年底存在下规风险。

        (二)各镇规上工业产值不平衡。全县16个规上工业镇,6个镇规上工业产值仍处于负增长状态。

        (三)部分水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出口订单减少。企业产能不足,导致产值大幅度下降。

        六、对策建议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在资金、技术、税收、用工、用地、用电等方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精准施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鼓励企业出口转内销。开拓国内市场,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减小由于疫情、俄乌战争等国际因素影响造成订单减少而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更好地参与国内市场竞争。

        (三)加大“小升规”培育工作力度。不断壮大小升规培育库规模。加强对培育企业的扶持,让企业做强做大。符合入库条件的企业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做到应统尽统。

        (四)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重点关注,引导企业稳产达产,确保实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