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镇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冲刺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新塘镇将继续深入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紧盯“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立足“茶叶强镇,绿色发展”发展定位,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全力打造“单丛茶苗之乡”“生态茶旅小镇”。
(一)以强化党建引领为目标,抓好党的建设
一是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任务摆在首位,坚持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抓好政治学习的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不松懈。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把理论武装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不断提升全镇党员干部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二是突出抓实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全面实施“铸魂工程”“先锋工程”,深化“头雁”工程,建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坚持“四下基层”,深化联系服务群众、组织发动群众机制,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围绕全镇中心工作,创新深化党群共建积分超市,用“积分制”创新村级自治管理多元化。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程序关”和“思想关”,全面提升发展党员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打造过硬党员队伍。抓好村级干部换届前期工作,发掘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和产业引领人等充实乡村后备人才库,并通过提供实践平台和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廉洁自律、敢于担当的乡村干部队伍。
(二)以壮大特色产业为目标,抓好产业经济
一是做优茶苗产业。一方面,提升茶苗培育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基地道路提升,完善茶苗交易场所、电商和展销平台。另一方面,推动茶苗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以茶苗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通过土地流转,整合茶苗培育散户,并统一管理,同时,鼓励引导茶苗培育大户扩大培育规模,逐渐带动茶苗产业走规模化发展之路。由镇茶业协会联合行业专家等,从培育技术、质量检测等方面制定严格的标准体系,加强对茶苗培育全过程监督,走标准化发展之路。通过注册商标、举办茶苗文化活动等,打响“新塘单丛茶茶苗”字号,走品牌化发展之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茶苗品种生产结构,利用电商平台等拓宽销售渠道,走市场化发展之路。二是做强茶叶产业。建设茶叶交易市场,配套展销中心,搭建集合统一标准、质量检测、产销对接等多功能的交易平台,完善茶产业发展体系,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开展精准招商,创办大型茶叶企业,利用外来资源和技术,带动建立茶叶质量标准体系,提升茶叶品质及附加值。引导培育本土茶企做大做强,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开发“凤凰山深坑茶”系列产品,推动本土茶企向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三是壮大集体经济。积极谋划推进光伏项目,利用各村进山道路、篮球场和公用建筑屋顶等公共资源,铺设光伏发电设施,通过发电售电获取收益,预计可为各村集体年增收3-5万元。
(三)以打造宜居环境为目标,抓好乡村建设
一是深入推进全镇全域风貌整治提升。以“拆出空间、清出环境、建出新貌”为目标,持续开展“六大行动”,为后续建设和美乡村夯实基础。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全域风貌整治提升工作长治长清,实现乡村由“一时美”向“一直美”转变。深化实施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打造提升国道福巴线新塘路段沿线两侧店招、遮阳(雨)棚等;谋划对国道新楼村塗楼路口至外宫村路口路段两侧进行微地形景观打造;筹集资金规整国道顶厝村路口至与凤凰镇交界处路段两侧的“三线”,进一步提升国道福巴线新塘路段的整体风貌品质。二是推进美丽圩镇建设。谋划镇区规划建设,优化镇区空间布局和功能,推进建设全民健身中心、休闲景观地、智慧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推动美丽圩镇“七个一”向“七个N”拓展延伸,建设更高标准的美丽圩镇,破解“马路圩镇”困局,打造现代化“生态茶旅小镇”。三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乌洋村、新寨村和南淳村等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村庄传统风貌保护,保留“乡土味”、提炼“文化味”,实现“一村一特色”,让美丽乡村焕发新颜值。
(四)以呼应群众关切为目标,抓好民生实事
一是推进典型村培育建设。加快补齐短板,强化基础建设。扎实推进新楼村三清三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和农房风貌提升等工作,建设村民活动场所、乡村舞台,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利用顶厝村拆旧闲地,谋划建设通用厂房,探索以“集体+企业”的发展模式促进茶叶、塑胶等产业发展;建设茶主题精品民宿、打造古树生态公园,结合村庄传统特色风貌,发展生态乡村游。因地制宜编制新寨村乡村发展规划,打造与本土生产生活生态相适应,体现自然基底和文化底蕴的特色风貌。大力推进“三个三”攻坚和农村“三大革命”,提升进村道的农房风貌、绿化美化,提升村庄风貌品质。二是谋划推进全镇文化风貌提升项目。以打造提升上南村茶文化风貌为试点,重点突出保护好传承好“单丛茶文化”,建设茶文化体验园、茶苗文化活动广场、镇级综合文化站等,修复古驿道、“饭包山保卫战”遗址等,盘活文化阵地,以点带面振兴乡村文化,进一步提高和美乡村建设水平。以顶厝村生态茶园为载体,谋划建设茶园栈道、茶主题精品民宿等,融入全市茶旅走廊,串联三饶道韵楼、凤凰棋盘生态茶园,打造独具特色的茶文旅示范带。三是推进实施全镇饮水工程管网改造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100多万元推进上南、新寨、新塘、东山、西石等11个行政村的供水管网改造建设,接引三饶自来水,完善安全饮水“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的生活健康水平。
(五)以促进社会稳定为目标,抓好基层治理
一是聚焦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完善网格化体系,推动更多社会力量、服务力量向网格延伸。持续以网格为基础,以服务为先导,通过网格化管理做好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形成群众反映问题有渠道、镇村处理问题有反馈的良性循环,走“活”基层治理路,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二是聚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建立“网格+调解”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员、老党员等群体力量,找准“源头稳控点”“调解质效点”,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共建共治幸福和谐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