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东山镇工作计划
2019年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承上启下之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中实现“第一步”走的关键一年,也是东山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必胜的信心、精准的举措、务实的作风,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新一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注活力搞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本地资源,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促发展。灵活运用“租赁经济”模式,深挖土地资源潜力,统筹盘活用地,加大招商引资、农业培植力度,吸引规模产业进驻,提升东山产业优势;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鼓励在外大学生回乡发展,引入新兴的管理、发展理念,破除闭塞、陈旧的老思想、老套路,为东山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深挖本地潜力,创东山品牌、打造精品。立足优势,找准定位,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想方法、谋发展,着力提升我镇原有茶叶品牌,同时充分亮出青梅、竹编特色元素;探索电商发展的可能性,以精包装、网上售提升茶叶、青梅、竹业产效;以“竹编进校”、“竹编大赛”传承竹编文化,打造特色产业;筹备成立饶平县东山镇竹编协会,加快推进传统竹编产品向专、精、特、优方向转变,延伸产业链,提高农竹编产品附加值,走“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把东山打造成竹、梅、茶示范乡。
抢抓旅游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甬莞高速通车带来的交通便利契机,利用东南村北坪光成片青梅以及周边山地、水资源等自然生态环境,着力进行优化规划,加大宣传力度,结合“饶平县坤园农场”,打造以赏梅花为主线的观光农业绿色旅游项目,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依托茶业优势,将生态环保观念和现代经营理念充分融合,发展生态茶叶产业特色旅游;依托湖岭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做好红色革命遗址挖掘、保护,发展红色旅游,走“党建+产业”红色发展道路。
二、补短板强建设,夯实东山长远发展基础
坚持项目带动,立足镇情特色,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全力推进东山溪中小河流(东山段)治理工程建设。充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保障防汛抗旱,提高全镇农田水利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同时,依托东山溪流域优越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及景观资源,通过对两岸生态环境及河道的再治理,丰富沿线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两岸生态环境品质,着力将东山溪沿线打造成一条多元化活力的公共生活走廊和文化体闲长廊。加速推动东山镇垃圾填埋场改造升级工程。预计总投资共30万元,推动镇级垃圾填埋场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固垃圾坝,修建坝基挡土墙,完善新填埋区边坡防渗、监测系统等工程,有效解决我镇日常垃圾处理需求。推进村级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工程。加快双罗水美、长教、东南和长教等四个村的卫生站规范化建设的启动,力争完成全镇村级卫生站规范化建设任务,全面提高村级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效缓解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让老百姓享受更加便利和优质的医疗服务。确保东光桥有效改造。做好东光村危桥的改造,在原东光桥的基础上,建一条长18米,宽8米的新桥,确保群众出行安全。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实施被列为2018年“四好农村路”第一批先行路、示范路的省道S232线至湖岭村道路改造工程,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三、抓实效真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年继续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争取让更多的贫困户早日脱贫。一是重点抓好扶贫政策落实。做好“三保障”政策,产业资产增收项目的落实工作,继续鼓励有劳力贫困人口外出转移就业及发展自主产业,同时做好扶贫队伍管理工作,加强扶贫作风建设。二是加快形成产业发展模式。要按重点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工作思路,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全力发展茶叶产业种植及家禽养殖工作,继续带动农户增收。三是加快筹备成立扶贫促进会。广泛发动和依靠社会扶贫力量、围绕党和政府扶贫工作大局,积极开展社会扶贫和公益活动,助推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四是加强带头致富能手的培育。号召一批优秀干部群众勤劳致富、带头致富,以村两委负责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为对象,加快培育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提高辐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以先富带动后富。
四、保生态优环境,推进生态美丽东山建设
优化生态环境,全力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继续发力推进河长制落实,加强日常巡河工作,形成全员治水的良好氛围。持续开展畜禽、牛蛙养殖污染整治“回头看”工作,坚决落实禁养区畜禽禁养制度,全面杜绝牛蛙复养现象。深入推动“三清理三整治三拆除”工作,全力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以环境卫生整治为切入点,改善人居环境,刷新乡村“颜值”,努力打造天蓝水净、绿荫环绕的生态环境,逐步形成生态宜人,环境优美的农村新风貌,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致力打造新农村示范村。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全力把东明村打造成省际交界贫困村样板村。进一步增强使命担当,科学规划,优化节点,集中精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宣传力度,以点滴成效调动村民共同参与积极性,齐力提升整体村容村貌;深挖本地特色,植入“梅”“竹”文化,致力振兴东明村产业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本地绿色生态环境资源与新农村建设有机融合,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推动生态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二是着力推动湖岭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村级组织办公和党员活动场所升级改造,整体提升农村基层党建质量;深入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加快西泉公书院的修缮改造,弘扬优良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加快红色主题公园、红色旅游厕所建设,提高农村基层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加快各项工程进度的同时,以促进村风文明、村容整治为着力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村风民风,推动美丽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设。三是继续深化“村里的故事”编撰活动,深入挖掘搜集各村的故事,全面开展编撰工作,增强新农村建设文化底蕴;发挥好东明村的生态旅游、湖岭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其他各村的环境治理、风貌改造等工作,不断推动全镇的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助推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落户我镇。
五、办实事惠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落实现行计生政策。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出生,做好一、二孩登记及再生育审批,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稳步提升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保险制度,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严控非洲猪瘟疫情。加强日常排查及两个非洲猪瘟检查站的监督检查,做好24小时轮班值守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继续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和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继续抓好“打假”工作。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大排查和打击力度,还东山一片净土。协调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充分发挥镇教育促进会的激励作用,奖教奖学,力促东山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全面遏制“两违”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规建设的行为发生,增强群众依法用地依法建设意识,促进城乡建设秩序提升。持续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洁工作,落实环境卫生整体责任制,形成城乡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切实筑牢社会稳定基石。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提升我镇基层治理水平。继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把着力点聚焦到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恶涉乱问题上,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六、抓学习强队伍,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一是要强化学习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深宣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根本保证。二是要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大力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化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开展各项工作。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和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和作风,对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决定的事项速办速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着力完善客观公正、权责明晰、注重实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四是要坚持廉洁勤政。高度重视并加强政府廉政工作,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持续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坚决防止铺张浪费,确保“三公”经费开支持续降低。五要净化政治生态。全力支持镇纪委工作,聚焦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从严、从快、从重惩治“微腐败”现象,积极构建清爽的同志关系、“亲”“清”的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