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5-01-17 11:44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立足市委赋予“临港新城”发展定位,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要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发展新成效,获评“广东省信用县建设优秀单位”,是粤东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一是纵深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通过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会议、县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等形式,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等,以上率下推动法治学习走深走实。突出抓好各级干部法治学习,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制订印发《饶平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二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行政复议等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加强对法治政府工作的部署。印发年度全面依法治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加强法治建设系统部署和梯次推进。召开法治潮州建设考评整改工作部署会议,狠抓法治政府建设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三是夯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县、镇两级实现书面述法全覆盖。加大法治建设督导力度,组织开展法治饶平建设推进落实情况全面督察、镇法治建设规范化专项督导等法治督察3次,有力推动各镇各单位加大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力度。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网上巡查,不断提高年度报告质量水平。

  (二)坚持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抢抓深圳市盐田区对口帮扶饶平县机遇,建立盐田-饶平营商环境对口帮扶机制,制订印发《饶平县2024年营商环境“补短板强弱项”专项行动方案》《盐田区与饶平县营商环境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水平。突出做好惠企暖企工作,编制《惠企政策选编》,汇集工信、税务、人社等多个部门的惠企政策47项,并通过“粤商通”和潮州市统一协同办公平台等多渠道累计推送超9.2万次,实现政策服务“零距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报送通报机制,推行“综合查一次”“首违免罚”等包容审慎监管,强化涉企行政执法监督,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改革,积极探索“信用+管理+政企+金融”模式,获评“广东省信用县建设优秀单位”。二是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延伸“就近办”服务,梳理新增下放高频镇级政务服务事项3项、“互联网+”村级代办3项,进一步满足群众就近、就便、高效的办事需求。组织县有关单位加强镇村政务服务事项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以民生“小切口”撬动政务服务效能“大提升”。制订印发《饶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通知》,加快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全面落实信用公示制度,按企业信用风险综合分数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三是以高水平法治保障助力“百千万工程”。巩固扩展法治护航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通过举办电商法律实务沙龙、政企座谈会,向企业发放《农村电商法律风险防范手册-跨境电商法律法规》,帮助企业排查风险问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指导村(社区)法律顾问参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合法性审查工作,审查合同4.4万余份,排查法律风险和问题3.3万余个,提出法律意见数近4.6万个,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政府决策行为进一步规范。一是持续规范政府决策行为。将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等2项决策事项纳入县政府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严格履行法定程序。依法处理公文会办、征求意见函291件,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5件、公文会办18件、党内规范性文件3件,助推政府治理规范化,确保行政行为规范有序。同时,依法审查发展政策、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各类决策事项27件,加强对重大项目和重要决策事项法制审核。二是持续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订印发《饶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今年来严格按照要求制发规范性文件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率、及时率、规范率达100%。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制订印发《饶平县2024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饶平县基层司法所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明确司法所履行镇一级执法监督职责机制,基本建成县镇两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聘任行政执法监督员12名,拓宽社会力量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渠道。二是着力提升执法质量效能。部署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完善行政执法月报制度。加快推进“粤执法”全面应用,各行政执法部门共运用“粤执法”开展执法1.12万余宗,无纸化办案率超过90%。开展职权下放重放轻管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县级执法权下放更加科学合理。组织实施2023年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我县推行镇级综合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经验做法被收入《广东省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经验做法汇编》印发推广。三是规范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举办全县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着力提升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综合法律知识培训、考试556人次,合格率达到99.82%。开展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等系统性培训,“伴随式”执法等专项执法特色培训模式,完成行政执法队伍全员轮训,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软实力。

  (五)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依法治理机制进一步深化。一是发挥行政争议解决“主渠道”作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持续开展行政复议宣传活动。探索“调解+复议”联动模式,将调解工作贯穿复议案件审理全过程,不断提升行政争议化解效能。今年来,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117宗,同比增长77.27%,依法办结行政复议案件100宗,同比增长104.08%。以调解和解形式结案的行政复议案件23宗,占比19.66%。二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完善“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的构建,11篇基层社会治理经验材料获市委政法委《社会治理专刊》刊载,黄冈镇综治中心成为全市唯一的广东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综治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主渠道、主力军作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共计4381次,成功调处人民调解案件1486件、诉前调解案件621件,竭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广泛应用“茶文化六步调解法”,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19宗,进一步推动调解工作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三是加快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完善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制度,聘请专门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开展法律大讲堂活动。深入开展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着力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推动“清存量、控增量、防变量”。今年以来,共受理“申诉求决”类初件110件,已办结78件,一次性化解率94.87%。

  (六)强化内外监督工作合力,行政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透明。一是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持续提升建议提案办理质效,认真做好答复函件登记工作,及时办理、答复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与代表、委员沟通协调,按时办理市人大建议18件、政协提案41件和县人大建议26件、政协提案42件,满意率达100%。二是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服务水平,全县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000条,依申请公开信息申请88件,收到网上留言信息275件,按时回复率100%,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三是完善新媒体监督机制。用好用活“饶平政府发布”微信公众平台,主动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共发布信息2047条,总阅读量达到182.2万人次,累计关注用户数达到10.02万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饶平县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在部门间存在不均衡现象。不同部门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存在差距,个别部门依法行政基础工作相对薄弱,统筹推进依法行政能力存在差距。少数干部的法治观念不够牢固,对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制度不够深入,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具体工作贯通起来抓落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是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已下放到各镇的部分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受制于专业执法力量薄弱等因素,在各镇实际开展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关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和配合机制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行政执法队伍新进人员多、力量不足、素质不高。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开展常态化业务指导培训力度不够,特别是涉及专业性强、技术性强、复杂疑难的执法事项还未建立相应的执法业务培训机制和执法人员业务交叉学习交流模式。

  三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历史遗留难题的成效仍需继续提升。我县“两违”顽疾拆除等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引发的行政争议较多,在如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和如何有效引导公民通过法律渠道合理表达诉求方面仍需下功夫。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县委中心工作,全力以赴抓实抓好法治政府建设,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争先晋位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是持续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规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打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收官战。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行政执法业务培训必训内容、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必考内容,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引领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

  二是持续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人才保障,加强法制工作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分批培训、跟班学习、工作交流等提升业务能力。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确保行政复议机关人员配备与工作业务量相适应。结合本地区执法多发点、辖区范围、执法对象等实际情况,统筹调配执法人员和资源力量,推动人员编制向基层和一线倾斜。

  三是持续规范依法行政行为。不断提升规范性文件审查和政府法律顾问服务质效。深入推进我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方案,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严格落实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反思复盘机制,着力提升执法质效。

  四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盐田区与饶平县营商环境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提升,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优化市场准入程序,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优化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完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针对食品安全、小微市场主体等容易引发争议的领域加强分类指导。动态调整完善惠企扶持政策,汇聚各类资源要素,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