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典型案例
非法集资犯罪在各地均有发生,与其它经济犯罪相比,非法集资犯罪一般都经过宣传造势、募集资金、还本付息、最后崩盘等环节,作案周期普遍较长。非法集资犯罪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一旦案发容易产生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滋生绑架、暴力逼债等犯罪行为,酿成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较大压力。收集典型案例,一方面是威慑犯罪分子,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市民注意识别和防范此类犯罪。
“2014猎狐1号”专案涉案金额2亿 涉及2000人
2014年3月15日,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组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江门7市公安机关经侦部门一举成功侦破“2014猎狐1号”广州鑫达银业商贸有限公司涉嫌集资诈骗专案。我省7市经侦部门共出动警力约600人,捣毁窝点10个,立案5起,抓获43人,其中刑事拘留27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曾某、总经理周某,和财务总监李某峰3名主犯全部到案,财务人员、销售经理、主要业务员等重要嫌疑人无一漏网。行动中查封、扣押银条与银饰品一批。据统计,全国涉案金额约2亿元,涉及群众约2000人。
经查,曾某、周某、李某峰等人在广州市天河区侨林街某大厦注册成立广州鑫达银业公司,其中,曾某是公司实际负责人,周某是总经理,李某峰是财务负责人。他们租赁天河区某大厦等豪华办公场所作为办公地点,通过招聘业务员、派发传单、组织旅游等方式,以投资银饰品连锁店业务,每月可获投资款18-30%的高额利息为诱饵,诱骗群众到公司投资。为骗取投资人信任,该公司先后在海珠区成立广州某饰品有限公司,在广东深圳、江门、惠州、珠海等地以及江苏南京、广西南宁开设分公司营造扩大经营的假象,掩盖公司实际没有银饰品经营项目,返还客户利息及公司员工的收入提成等全部从客户的投资款中支出的诈骗真面目。
“2014猎狐2号”专案涉案金额1亿 涉及1800人
2014年2月,省公安厅经侦局在工作中发现,有一特大集资诈骗犯罪团伙以投资保健品为幌子,在广州大肆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经过缜密侦查,公安机关掌握到,梁某前、朝某玺等人在广州注册成立了广州市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朝某玺是公司实际负责人,梁某前是法定代表人。他们租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某大厦等场所作为办公地点,通过招聘业务员,以派发传单、拨打电话等方式,许诺高额回报,诱骗群众投资。为骗取投资人信任,该公司在天津市开设关联公司营造扩大经营的假象,掩盖公司实际没有保健品经营项目,返还客户利息及公司员工的收入提成等全部从客户的投资款中支出的诈骗真面目。
经查,广州市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环境、健康科技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主要产品有施骨密片、富硒系列等保健品,销售地区以广州为主。该公司通过设立网站对外宣传,以销售钰玺牌施骨密片、灵硒胶囊等保健品为名,在办公场所内专门设立单独的课室,由“讲师”通过上课“洗脑”,吹嘘公司发展前景、药物效果等,诱骗老年人投资。该公司主要犯罪手法有:一是与投资者签订《协议书》与《授权书》,《协议书》表面上是普通的购买公司产品的合同,但其中写明公司“按季度配发投资者购货总金额的5%作为宣传推广费”,年利率达20%,《授权书》中进一步写明投资者在不一次性全部提货前提下,投资者要授权该公司全权处理安置货品,说明该《协议书》根本就不是以商品买卖为真实目的,而是该公司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幌子。二是与客户直接签订《借款协议》并出具《借据》,以39个月100%(年利率达30.7%)的高额回报非法吸收社会公众资金。此外,该公司还通过与投资者签订特许加盟店协议以及办理健康管理卡、会员卡、养生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经查发现,犯罪团伙将大量非法吸收的款项层层提成,进行瓜分。广州市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以《借款协议》、《授权书》等形式,掩盖其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非法目的,从事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6月23日,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开展“2014猎狐2号”专案收网行动,对该犯罪团伙人员实施抓捕。当天凌晨6时,省、市公安机关经周密部署后,迅速分头出击,在广州市金沙洲、越秀区先烈中路以及云鹤北街等地点,成功抓获包括主犯梁某前、朝某玺在内的47人。经审查后,警方依法刑事拘留13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2人,捣毁5处窝点,查获一批关键证据,扣押、冻结一批涉案资产。经初步审查,该案涉案金额约1亿多元,涉及投资群众1800多人。
广州御锦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非法集资涉案金额2.7亿 涉及1700人
2014年6月18日、26日,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开展行动,成功破获了广州御锦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抓获韩某某、李某某等7名涉案人员,查扣一批涉案财物账册。经初步统计,该案涉及群众1700多人,涉案金额达2.7亿多元。
经查,犯罪嫌疑人韩某某先后成立广州御锦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并自任法定代表人,成立开封市御锦环保建材有限公司由其妻子沙某某任法定代表人。上述两公司成立后,在没有实际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分别在广州市区、番禺等地成立5个分部,由李某某等人主要负责市场开拓和招揽客户。前期以广州御锦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名义销售刺绣产品,后期以开封市御锦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名义与客户签署合同,合同期限为1至2年不等,但并无真实交易。客户根据缴纳金额的不同获得所谓的总价折扣,从20%至30%不等,该折扣就是所谓的利息,按月发放给客户,大量客户为了获得高额回扣参与投资。两家公司自2013年5月起,资金链出现断裂,无法按合同约定向客户支付本金及利息。
该公司作案手法有:一是以签订《刺绣工艺品销售合同》和《环保建材销售合同》为幌子,没有实物交易,以年利率20%至30%不等高息利诱欺骗客户进行投资。二是以老年客户为主,通过组织旅游、茶话会、聚餐、介绍推荐会等形式推广刺绣工艺品、环保建材的投资前景,诱骗群众投资。三是以开设刺绣工艺品展览馆、开设环保建材工厂等形式,实际没有经营或者少量经营,迷惑欺骗群众有投资项目,且投资项目前景利润丰厚。四是以国际支持环保项目、领导人关心环保科技项目等进行迷惑欺骗群众,吸引群众进行投资。
深圳泰喜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钱海创投公司非法集资涉案金额2亿
2014年4月10日,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出动100多名警力,兵分两路对深圳泰喜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深圳钱海创投有限公司开展破案收网行动。现场抓获50余人,经审查,刑事拘留王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9名,冻结涉案银行账户21个近2亿元,扣押公司客户资料、借款合同、宣传单、财务电脑、假公章等书证物证一批。
经查,深圳泰喜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3年9月开始在北京、吉林、四川等地设立分公司或指定负责人,发展业务团队通过公开宣传方式向当地社会公众进行借款融资,以泰喜航等公司名义与客户签订《借款合同》,借款期限为4个月至1年,保本返息,月息达到4至5%。泰喜航公司根据客户投资金额给分公司负责人或业务团队30%至50%不等的提成,业务团队内各层级人员再按相应比例进行分成。钱海创投公司在互联网建立P2P网络借贷平台,以房产抵押借款为标的,向全国各地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月息为3.4至5.8%。该2家公司吸收的资金主要汇入主犯王某等个人银行账户,用于公司、个人的资金往来、业务员提成、归还前期投资人本金和利息。
黄守应表示,目前广东非法集资犯罪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参与人群由中老年人、弱势群体向多元化蔓延。此类案件的参与人员从以往的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等群体为主,变成有一定投资知识、投资经验的人群甚至富有人士参与。这些人明知有风险,却抱着“一夜暴富”的侥幸心理,专门寻找承诺给予高额回报的公司和项目,主动参与投资,希望自己在该公司资金链条断裂前可以获利离场;二是涉案领域逐步向电子商务、股权投资基金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新兴行业蔓延。以前非法集资案件主要涉及养殖、农林业、矿业、养生养老、医药保健品、房地产等行业,但近年已迅速波及电子商务、股权投资基金、P2P(网络借贷平台)等新兴领域;三是犯罪手法的隐蔽性、欺骗性和诱惑性增强,以高科技、新模式规避法律,模糊犯罪界限的特点明显。不法分子打着高科技、新经营理念、先进营销模式等旗号,诱惑、蒙骗投资者。还有部分犯罪团伙请来律师作为参谋,以期通过不固定回报率、由代理人负责提现返利等种种手法规避法律、模糊犯罪界限。但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的本质是不变的,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就会原形毕露;四是受害者众多且分散,取证困难。非法集资案件的受害者通常分布在多个地区甚至全国各地,每起案件的受害者少则几十人,多则成百上千。面对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有的受害者心存顾虑,有的犹犹豫豫,也有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配合调查,给公安机关查明案情带来困难。
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四招”
老百姓该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保住自己的血汗钱呢?黄守应介绍了“四招”躲避非法集资的“陷阱”。
一算,计算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我国法律规定,借贷利率超过国家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另外,一个企业正常的年利润一般不会超过200%,超高投资回报不可能维持太久,其中必有嫌疑。
二看,通过政府网站,看该企业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发行公司股票、债券,是不是国家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等。如果不具备发行、销售股票、出售金融产品以及开展存贷款业务的主体资格,该公司就存在疑点。如不法分子以“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产权经纪公司”等为名,推销所谓即将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股票,可通过政府网站查阅是否已经批准发行等。
三查,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明相关企业是否是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等。如果主体身份不合法、不真实,则有欺诈嫌疑。
四思,对于陌生人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和反复劝说,要多与其他懂行的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士仔细思量、审慎决策,防止上当受骗,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盲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