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溪镇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
樟溪镇始终坚持全面抓实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政治根基,持续深入学习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理论学习和贯彻中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巩固政治定力,强化法治建设执行力,助推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法治广东建设落地落实。现将具体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筑牢政治根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镇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一是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我镇始终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绝对领导,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持续深化法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意义、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中有关法治建设工作部署,使之真正成为我镇法治体系建设的施工蓝图和动力源泉。
(二)找准总体方向,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
为确保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在我镇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樟溪镇领导班子通过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全镇工作会议等多种形式掀起学习热潮,示范带动村级党组织召开党的二十大专题学习会,并邀请专家学者对党的二十大尤其是全会报告中有关法治建设的内容进行专门宣传讲解,同时分发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党的二十大学习材料,推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法治建设表述的学习不断入心入脑,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法治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突出法治主责,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樟溪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始终坚持宪法至上、统筹协调、权责一致、以身作则,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我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不断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政法体制机制建设,支持和督促各部门、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把樟溪镇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一是明确责任主体,牢固树立依法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意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不断强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二是统筹推进法治建设,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充分发挥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组织、指导、督办、检查法治建设工作的职能作用。三是强化法治学习,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法治讲座、党校培训等方式,提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四是确保各方责任到位。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全面落实抓好法律顾问制度、驻村律师制度,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村各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五是落实重点目标任务,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推进政府信息网站建设,全面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六是提升基层自治水平,亲抓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实驻村、驻镇律师聘用工作,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四)加强学习策动,提升法治队伍综合素养
一是建立党政领导班子集中学法制度,采用在党委中心组会议、班子例会、党政联席会上集体学法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使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通过举办执法人员培训班,组织法治大讲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为重要学习内容,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并组织学法考试,以此提升镇村干部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能力。三是选送机关干部考取执法证,充实镇级执法队伍力量,目前镇机关干部持证34人,持证率高达97.14%。
(五)抓实行政执法,提高权益保障和执法水平
樟溪镇始终坚持依法办事,落实行政执法权责统一、权威高效,提升全镇法治化管理水平。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好执法委员会职能,通过聘请法律顾问、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等途径,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法治领域问题。积极助力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承接好、运用好已下放的两批执法权,不断强镇扩权,实现综合行政执法“重心下移”。同时,执法信息及时在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进行展示,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2023年以来,开展执法专项巡查37场次,共办理行政案件187宗,其中行政检查180宗,行政处罚7宗。通过执法巡查,力促镇区环境卫生改观提质、历史违法图斑逐步化解、新增非法占地数量持续递减、涉耕涉农问题稳步改善。今年来,完成图斑整治任务40宗,总面积88.26亩,涉耕面积30.23亩;完成撂荒点和“非粮化”耕地整治,全年粮食扩种近3000亩;整治3处经营帐篷乱搭、2处占道经营、设置不规范2处垃圾收集点;纯桉林改造累计3950亩,分别改种油茶、沉香和茶叶;成功获评“广东省卫生乡镇”称号。
(六)扛起宣传职责,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丰富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专题学习会,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全方位开展宣传,镇综治办、执法办、司法所、派出所多次联合镇村律师开展进单位、进学校、进乡村、进企业的普法宣传活动,使法治教育深入到全镇各个层面,营造人人学法、知法、懂法的浓厚氛围。今年来,我镇举办普法讲座3场次,印发宣传标语、宣传横幅、宣传扇、一封信、小册子等宣传品一批。
(七)多元化解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樟溪镇以多元化的矛盾调解平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一是畅通信访渠道。坚持开展重点时间节点“领导接访日”,完善改进接访劝返机制。进一步完善科学规范的受理、交办、督办、答复群众信访事项的工作规则和制度,着力提高信访生态指数。保持信访维稳平稳可控局面,加大对各类挑头人物稳控力度,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二是实行定期排查,坚持预防为主,防控并举,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调处,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每周不少于开展一次纠纷排查,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种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重大政治活动期间、重要节庆日等敏感时期,开展集中排查和不间断连续排查。三是实施领导包案。对排查出来的社会重大不稳定因素或热点、难点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四是加强完善镇村调解机制,对矛盾纠纷及早介入调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注重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结合,有效提高矛盾纠纷的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我镇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领导小组和调解委员会,依法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今年来,上级转办信访件2宗,一宗已办结,一宗正在办理中;我镇共化解矛盾纠纷案件67宗,其中镇调委会调处35宗,村调委会调处32宗,涉案金额165万元,调解率达100%。
二、存在问题
我镇在法治建设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法治科学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但对照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仍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开展学法方面,由于镇级层面人才队伍思想有待提升,法治思维创新力不足,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实操工作重心上,因而在理论学习和学法上存在欠缺,未能系统开展学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有时存在被动学习和应付学习等。
二是根据市、县关于镇级综合行政执法的公告,第一批、第二批调整为由镇级实施的综合行政执法权事项,涉及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卫生健康、住建、生态环境、城管执法等6大领域。由于涉及领域多,乡镇执法人员主要是原自然资源管理所工作人员,对其他领域业务工作及相关法律法规、综合行政执法操作等业务还不熟悉,加上目前各镇执法力量不足,欠缺执法设备,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
三是部分镇村干部对法律法规的运用能力不够娴熟,一些村干部处理具体事务时,因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将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较为生疏,“人治”思想较为浓厚,偶尔存在一定程度的“选择性执法”。
四是一岗双责履行不到位。对“一岗双责”认识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缺乏对“一岗双责”的监督考核尚缺乏科学、量化的标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存在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等情况,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
三、下一步计划
接下来,我镇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通过法治讲座、党课、法治培训班和工作会议等形式,及时组织传达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
二是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行政干部的法治教育,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同时组织全镇干部职工积极开展“一规划两纲要”《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等的学习,实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是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邀请上级相关业务部门开展业务培训和执法全程指导,同时加大执法经费投入,配齐配强行政执法队伍和执法设备,不断提升我镇行政执法业务水平。
四是继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模式。通过以案说法,开展讲座,宣传车、广播播放法律常识,张贴宣传标语、挂图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同时通过律师送法下乡,面对面讲授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促使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我镇的基层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