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琏

2025-07-16 14:42
来源:县志办
【浏览字体:

  张琏(生卒年不详),上饶乌石下仓人,明中叶农民起义首领。

  琏出身贫寒,世代佃耕。少时曾牧牛,及长在西岩山书斋场读书、练武。性聪颖机敏,为人任侠好义,曾为饶邑库吏。

  据邑志记载,琏曾于三饶四方塘里捞获一石玺,上刻“飞龙传国之宝”六字,以为帝王符兆。

  嘉靖年间,明王朝政治腐败,官贪吏虐,民不聊生,闽粤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张琏不满封建统治,杀死族长,投奔大埔郑八、萧晚起义军。嘉靖三十九年(1560)五月,琏发动农民武装起义。时大埔萧晚、罗袍、杨舜,程乡林朝曦,小靖张公佑、赖赐,白免李东津等均互为应援,于柏嵩关歃血誓盟,众推张琏为首领。琏遂称帝,曰“飞龙人主”。国号“飞龙”,改元造历。以罗袍、萧晚为左右相,林朝曦为大将军。于乌石埔筑围城为大本营,于张巷田建朱城黄屋为宫殿,周围依山筑小寨数百环列;又在饶和埔毗邻山丘一带开荒,垦植薯粮,以充军饷。自是附从者益众,聚集起义军十余万人,各踞营寨,势成掎角。

  同年,张琏率军十万进攻江西、福建、广东、浙江四省。亲自指挥起义军日夜兼程,分三路,水陆并进。琏自统领东路,以杨舜、萧晚(雪峰)、林赞率军直捣延平而上;中路以罗袍、吕细、梁宁等夺取江西之泰和以北;南路由林朝曦、徐仁器、叶槐、李文彪进军粤之老隆以西。五月,起义军攻占平和县,入城后,毁城隍庙以除迷信,开监狱以释囚犯,散库粮以供民食,诚有“等贵贱、均贫富”之举。六月陷云霄城,趁势打漳州、镇海卫。八月陷南靖,十二月夺取龙岩县。嘉靖四十一年(1562)再陷南靖,以林赞、杨舜图永定、连城,绝官军饷道,乘胜取长乐、兴宁及宁都、瑞金、泰和等地。各路起义军前后陷城数十处,直取浙江,攻龙泉县。义军所至,势如破竹,震动闽、粤、赣、浙四省。

  嘉靖四十一年(1562)春,福抚游震得檄,指挥王豪统三卫军与福州通判彭登瀛领兵镇压,为张琏军队击败。六月,明廷遣都督刘显、参将俞大猷率官兵20万分六哨围剿。俞大猷亲自率官兵进围柏嵩关、张巷山。营寨告急,张琏等闻讯,星夜回师营救,展开殊死搏斗。起义军伤亡惨重,营寨一片火海,后因众寡悬殊,义军败绩。萧晚、罗袍、林朝曦均在阵中壮烈牺牲,张琏见势难以挽回,乃率余部突围(一说被俘杀),由云霄河引航出海,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进行反朝廷斗争。

  不久,张琏辗转南下,夺占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自立为国王,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垦殖业渔,称番泊长。漳州海外移民依附之。据日人藤田丰八博士考查,三佛齐岛、旧港等地出现很多古碑,上镌记“飞龙”年号,经鉴定是张琏当时的国号,故清代梁启超在其《饮冰室文集》中称他是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之一。

(选自《饶平古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