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安泰

2013-04-25 21:25
来源:县志办
【浏览字体:

詹安泰(1902~1967),字祝南,号无庵,饶平新丰楼仔人。中山大学名教授,著名古典诗词研究家、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

安泰6岁进小学,10岁学写诗,13岁学填词,14岁进中学。1921年至1926年就学于广东高等师范和广东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开始在《新民周报》发表小说。1926年大学毕业后在韩山师范和金山中学执教12年。1938年任中山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兼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字部指导教授,讲授古代诗词、词选、曲选等课。抗日期间(1942—1943)回家乡上饶中学(今饶平四中)任国文课,后再返中大任教。解放后任中山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60年代初培养宋词研究生,并参加高等教育部主持的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工作,他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被定为大学教材。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5年加入广东书法篆刻研究会,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加入过中国民主同盟。晚年有许多著作还未完稿,遽然于1967年4月6日病逝于广州,享年65岁。

詹安泰一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1937年出版第一本词集《无庵词》。此后陆续发表了几十篇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如《论诗经里表现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尤其精于古典诗词研究,经常与夏承焘、陈蒙庵等酬和,评论词学问题,在《词学季刊》上发表他们的心得。他的词学专著有独特创新见解,如撰写的《花外集笺注》《姜词笺解》《宋人词题集录》等,在词坛上起很大影响,与夏承焘、唐圭璋等同列为当代十大词家。他给研究生讲授词学,博大精深,抉微入理,还撰写了《词学研究》十二论。在对待古典文学遗产问题,也阐述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如《关于处理古典文学的一些意见》,还写了关于《诗经》、屈原、李煜等的论文,阐述详尽。在十年动乱中遗稿散失殆半,幸存者近年来由汤擎民教授及有关部门陆续整理出版。主要作品已结集问世的有《无庵词》《鹪鹩巢诗》《滇南挂瓢集》。专著有《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古典文学论集》《屈原》《李璟、李煜词》《宋词散论》《离骚笺疏》《詹安泰词学论稿》。1987年詹安泰教授逝世20周年之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詹安泰纪念文集》。

他的书法别具风格,兼长几种不同书体,无论是秀逸飘洒的行书,或是凝重典雅的碑体,运笔都炉火纯青,独具风韵,深得海内外书道同人的赞赏。书法作品早年流传港澳及东南亚一带颇多,莫不视为珍贵墨宝。其《鹪鹩巢诗》《无庵词》合集手稿,已于1983年在香港影印问世,列为何氏《至乐楼丛书》第2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