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旅游外出遇到突发情况的急救小常识

2015-08-03 15:55
来源:温岭日报
【浏览字体:

夏季旅游外出遇到突发情况的急救小常识 

夏季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可是出门在外,突发情况很难避免,掌握一些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无论对自己还是他人都有帮助。本期,记者专门请市红十字会的咨询师孟老师来介绍一些应急处理的方法。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已成为1~44岁死亡者的第一因素,往往会造成人体两个以上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这些损伤可以相互影响,致伤者生理功能紊乱。车辆发生撞击的瞬间,驾驶员及乘客的头部会出现“挥鞭样”损伤,易造成脊柱骨折。遇到这种情况,要固定头部,不能做前曲、侧弯、扭曲这三个动作。不要移动伤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救护车来了上颈托,用硬板担架转运。

●遇外伤、骨折的应急处理:

遇外伤常见的症状是出血和骨折。外出血显而易见,第一时间将干净的敷料或棉布盖于伤口,压迫止血;如果出血持续,再加更多的敷料,用更大的力量压迫,直至医生到达。内出血见于:创伤、坠落伤、击打伤、腹部锐器伤或钝器伤,表现为局部压痛、瘀斑、腹部僵硬、血性呕吐物、便血、尿血等,处理原则是抬高下肢。但是,如果外伤后出现“剧烈头痛、眩晕、视线突然变模糊、情绪激动,或口鼻出血”等症状,应高度怀疑颅内出血,此类伤者禁止抬高下肢!内出血具有隐秘性,应紧急呼叫急救中心。

如伤者伴有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四大表现,可判断为骨折。可以借助木板条、木棒、硬纸板、树枝、健肢等或用毯子、衣物固定受伤部位,防止移动导致损伤。

●蛇咬伤的紧急处理:

789月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人们踏青、扫墓、爬山、郊游等,极易遭遇并被咬伤。

毒蛇咬伤之后用绷带由伤口以上的近心端向远心端包扎,松紧度以能塞进纸片或放入一个手指为宜。包扎整个被咬肢体,通过降低淋巴回流速度,从而降低蛇毒扩散速度。同时令伤员休息不动,切勿切开、吸吮或挤压伤口,注意观察有否出现休克。最好将毒蛇打死,一同送往医院。

●心肺复苏(cpr):

在溺水、中暑、疾病等原因所致伤病员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时,均可在第一时间紧急进行心肺复苏(cpr)。它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抢救心跳骤停者生命的方法,越早成功率越高,救命的黄金时间在4~6分钟内。

心脏骤停主要表现为三个症状:1、突然意识丧失;2、呼吸停止或无效呼吸(叹息样呼吸、点头样呼吸);3、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

胸外按压的位置在胸部中央、胸骨下1/2段(胸骨正中与两乳头连线交汇处)。接着打开气道:左手掌跟部放在前额,右手上提下颌,让伤病者鼻孔朝天。心脏按压与人工吹气的比例是302,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按压频率至少100/分钟,心脏按压与人工吹气交替进行五个循环为一个周期。对于没有经过正规救护员培训的人和不愿做口对口人工呼吸的人,可以帮助呼救,并只做胸外按压。

       cpr操作时手法必须正确,正确取位后向脊柱方向垂直按压,不可左右摇摆。随时观察伤病员的反应和面色变化,连续cpr直至医生到达。还需注意不要随意搬动伤病员,注意保护脊柱;要在坚硬的平面上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严禁在真人身上进行cpr操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