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民间布马舞

2017-07-24 09:49
来源:本站
【浏览字体:

饶平民间布马舞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经推陈出新,提炼升华,多次精彩表演,被誉为粤东民间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的一朵绚丽山花。

布马舞源于宋代饶州、临安。康王赵构泥马渡河的传说,使临安百姓视泥马为吉祥物。饶州陶瓷师傅捏制泥马一批运销临安被抢购一空。人们用绸缎装饰泥马,供放厅堂以示吉祥。南宋文天祥中状元,饶州人引以为荣,扮演“状元游街”布马舞(舞者立于布马中间空洞,把布马缚挂舞者腰部),流传临安。

宋末元初,饶州陶瓷师傅来饶平瓷乡九村传授瓷艺,同时传授布马舞于春节、元宵或喜庆时表演。初扮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及其夫人,加一童子共九骑,称“状元游街”。配上音乐,舞态儒雅大度,节奏缠绵舒缓,故又叫“步马舞”,在饶北客区广为传播。

清雍正十二年(1734),上饶堡石井乡刘大力中了武进士,为显示家乡荣耀,布马舞增加了武进士及其夫人共十一骑,舞蹈气氛既儒雅又雄壮,节奏跌宕起伏,舞态刚柔相济。清代中叶,汉剧从嘉应州传入饶北客区,上饶地方创办了“彩和香”汉剧班,演汉剧《六国封相》。布马舞受其影响,模拟封相戏出,舞者扮苏秦及韩、赵、魏、齐、楚、燕六国将帅,布马舞仅存七骑。布马舞从仕宦舞变为将相舞,配上汉乐锣鼓管乐,气氛激越,舞步矫健,节奏跳跃。队形变化多姿,有“长蛇开阵”、“砻转绕轴”、“闯跳四门”、“八卦开门”、“传花编索”、“蝴蝶采花”等阵势。演奏曲牌有《过五关》、《将军令》、《小扬州》、《落地雪》等。

建国后,饶平县文化馆舞蹈辅导员先后对布马舞进行整理加工,创新舞步、规范程式,推陈出新,提炼升华。并改配潮州大锣鼓和潮乐管弦,使布马舞既有雄伟的气魄,又有婉转的柔情,气氛浓烈激越,形象丰满酣畅、多姿多彩,激动人心。

1981年12月,布马舞被指定参加广东省第三届音乐节,安排布马15骑,扮演《穆桂英挂帅》;1982年春节,黄冈镇上林村表演布马舞《昭君出塞》戏出,获得观众好评。1988年2月,布马舞被指定参加汕头市第二届迎春联欢节《同是龙的传人》大型民间艺术晚会,安排布马20骑,扮演潮剧《辞朗洲》,寓意陈璧娘送夫潮州都统张达抗元的《辞朗吟》。对布马及演员服饰,精心设计制作,表演效果良好,受到多方好评; 1990年7月,参加广东省第八届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拍照上省电视台;1993年4月,应香港元朗区同乡会邀请,到该区参加文艺游行表演;1995年11月,以布马舞参加潮州市招商联谊会演出,由饶平潮剧团演员扮演《花木兰》剧目,又一次获海内外嘉宾赞扬和较高评价,被拍照上市电视台;1997年,布马舞参加公安部春节联欢晚会,被拍照上中央电视台;1998年应邀参加香港旅游协会主办的巡游贺新岁活动,再次“跃马”香江;1999年12月,应邀“跃马”濠江,参加喜庆澳门回归祖国大巡游活动;2005年11月,赴广州和澳门,先后参加国际旅游节和第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文艺大巡游。

带着泥土和山花香味的饶平布马舞,广泛表演,影响很大,赢得人们高度赞誉,一位挪威女记者说:“……布马舞表演十分神似,栩栩如生,令观众掌声雷动。”香港《大公报》特稿报道:“布马更是(元朗会景)巡游的压轴表演。”饶平布马舞已被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和《广东民俗大观》,成为民间文艺和风俗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