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戏剧

2013-07-29 16:14
来源:饶平风物志
【浏览字体:

 

一、皮影戏

                 

皮影戏(本县俗称皮猴戏)。皮影的制作是以净牛皮材料,经浸洒錾刻成各类型人物形象,再加彩绘。艺人多是老年人,唱词多口传,无剧本,腔调自由诙谐有趣,一人兼演唱多种角色,并能同时演奏多种乐器。清末,知名艺人有黄冈东寮陈储。民国初年黄冈有“老三合”、“老双合”两班,至1951年停演。

195611月,由郑猪屎等7人组建黄冈双合皮影剧团,赴汕头参加文艺会演,翌年7月上省城演出,演出剧目有《刘龙图》、《黄袍怪》、《张四姐下凡》、《收鲤鱼》等10多个剧目。1962年元宵节,被汕头专署文化局特邀到汕头中山公园大同戏院演出,尔后又到广州市文化公园演出,归来后为广东民间音乐研究室传唱录谱。现保存有余福昌传唱的《困山坡》、《一枝花》等传统曲牌。

 

(《饶平县志》)

 

二、木偶戏

 

饶平流行的木偶戏有汉调、潮调两种。均属铁支木偶,即用三条铁支,支住两手及身躯而操作表演,俗称“圆身戏”,也称“纸影戏”。该戏始于清末,由黄冈人余丁甲创办“老福顺班”,唱汉调,传三代,至抗日胜利后停办。

潮调木偶戏清末至民国开始流行,20世纪40年代,全县多达四五十班,时因抗日,人民生活困难,潮剧大戏班星散,木偶戏每班只十几人,道具简便,戏金便宜,村民逢年过节请得起戏,戏班也易于经营。潮剧木偶戏以黄冈“一枝香”班负盛名,该班创办于1900年前后,一直延至1952年,创始人是新圩岭门人,后归黄冈余泉经营。解放后,在潮剧界显有盛名的导演刘水松及乐师黄双寿等均出自该班。黄冈余钟声创办的“江月园”班声名也较显著。所有木偶戏班都于20世纪60年代初解散。20世纪90年代,龙眼城村陈富再建木偶戏班,因请戏者少,不久解散。

 

(《饶平县志》)

 

三、话剧

 

话剧多由学校师生演出,内容多属反映某一时期的某一种政治主张。台词用方言,节奏快,群众喜爱。1923年,黄冈进步青年余世泽(黄冈工人运动发起人)瑞光学校教师周子为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带领学生在黄冈排演话剧《亡国恨》、《臭相局长》,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抗日时期,黄冈青年抗敌同志会排演抗日话剧《吕宋姑娘》;黄冈镇中心小学校长余受益组织“海燕”剧社,排演了田汉编写的《回春之曲》;饶平渔改工作队于1951年排演歌剧《农民恨》、《渔夫泪》宣传土改、渔改;山楚乡小学教师文宣队排演《春到人间》;汫洲小学教师学生于1951年排演歌剧《刘胡兰》;饶平罐头厂文宣队于1978年排演话剧《于无声处》。

 

(《饶平县志》)

 

四、潮剧

 

潮剧也称潮州戏,是饶平主要剧种,由昆曲变化而来,始于明代,盛于清代。

高堂乡吴义往、吴锦兄弟先后于1840年和1855年创办潮剧“万丰”班和“万香”班,常在县内外演出,艺誉颇佳。民国时期,县内潮剧以“老正和香”班较具规模,该班初创于1906年,全班40多人,远至漳泉、龙江、甲子一带演出。1943年改名“老正天香”班,至1946年因班主患病经营乏力而将戏班卖给揭阳人。还有“赛桃源”、“老赛宝”等班也颇具声誉。“老赛宝”为潮汕六大班之一,知名戏出有《苏杨梅》,解放前夕停办。

清末至民国,本县较著名的潮剧演员有丑角陈居、陈清泉,彩旦欧从喜,大花脸汤乖。还有旅泰侨胞吴秧前、陈镇城是泰国潮剧界知名演员。

建国后,潮剧进一步发展。19569月创建饶平潮剧团,为专业演出团体,首任团长孙沛。演员60多人,两个多月就排演了《陆文龙归宋》等4出古装长剧和8个折子戏,在县内外演出。1959年又建立饶平潮剧二团。此后两个专业剧团时分时合,5060年代先后共演出了《陆文龙》、《天波府》、《樊梨花》、《澶州之战》、《碧血扬州》、《崔杼弑君》、《王老虎抢亲》等数十个古装传统戏,是潮剧发展巅峰。《王老虎抢亲》一剧在潮汕及闽南各地演出达千余场,历30年不衰。“文革”期间,剧团被责为宣传封资修而停办。70年代恢复演出,剧目为现代剧《枫树湾》、《红灯记》、《红梅》、《小刀会》。1982年至1986年陈科庭任饶平潮剧一团团长,整治团风,演风稍振,编演现代剧《白衣魂》获市会演二等奖,演出《弓剑情》,全市上座率最高,演出《红鬃烈马》誉满全潮汕。于1986年被评为广东省文艺系统先进单位,团长被评为汕头市先进工作者。同时,县潮剧二团演出《乱世佳人》也获得较好声誉。

建国后,除专业剧团外,农村业余剧团、文工团、文工组也很活跃,相继建立,1954年至1958年,全县共有业余剧团(含文工组)120多个。改革开放后,农村业余潮剧团重新活跃起来,紫云、沈厝、灰寨、大澳、碧冈、桥头、东山、东官、高堂等业余剧团相继成立,经常演出。

1987年起两个专业潮剧团合并,演出阵容调整,处理一批老弱者退休或转业。出现了新面貌,演出主要剧目有《桃花梦》、《飞龙晋宫》、《飞龙乱国》、《三审潘仁美》、《弓剑情》、《陆文龙》、《姚刚下山》。

建国以来名演员有小生:余琳侬、王雪粉;旦:陈如兰、詹燕玲;青衣:陈燕鸣、林媛;老旦:陈搭娇、吴恭、张月刁;老生:张圆目、陈炳贵、吴广东;丑:张仕君、杨焕坤;作曲:王春水;演奏:钱杮饼、黄双寿、余欺、陈枝兴;武功师:陈兴进、杨广东;司鼓:沈十二、陈秋水、沈何顺、余允光;编剧:张旭光、李任直、李奋;舞台美术:余世理。

(陈科庭)

 

五、汉剧

 

汉剧俗称“外江戏”,剧种源自兴梅,清代传入本县客区。清道光年间,清远都上饶堡人创办的“彩和香”班,曾到台湾南投县鹿谷乡演出,载誉而归。汉剧在饶平北部客区较为流行。上饶坑前田村有“汉乐之乡”之称。20世纪20年代该村张上枢(旦、净)主办的木偶戏“和顺”班及茂芝人创办的“新金华”班,皆以汉剧曲调表演。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丰公社成立汉剧团常在县内各地演出《谢瑶环》、《孟姜女》、《蓝继子》、《齐王求将》等剧目,该团于1963年解散。

民国时期,饶南一带也盛唱汉剧。如余拔臣创办“金字彩韵”儒家汉剧社,余吊丁的“老彩韵”班,1925年霞西的“彩和春”,1935年三合渔行的“和乐轩”儒家汉剧社,上林的“汉乐间”等,都开设唱座为演奏形式。每逢元宵、端午节日,常在各乐社或游船(俗称杂音船)上演奏、竞赛、招徕观众。上述汉剧社都在解放前夕解散。1953年,县建筑泥水工会组织汉剧组,后由县职工俱乐部以其为基础办汉剧团,演出剧目有《别窑》、《华容道》、《辕门射戟》等,1958年停止活动。

 

(《饶平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