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饶镇简介

2024-07-15 17:30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一、概况

  三饶镇地处饶平县北部盆地中部,东经116°49'20",北纬23°58'50"。东连福建省,西毗大埔县,南通三百门港,北接梅州大埔。大潮高速公路南北向穿越三饶境内,南北各设有一个出入口,拟建的宁莞高速通凤凰山高速公路也将设三饶出入口,国道G355南北向穿过镇区,省道S222东西向过境,是闽粤两省五县交界处的物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

  三饶镇是饶平老县城,县治史长达475年,镇域面积92平方公里,辖18个村和1个社区,户籍人口5.8万人,常住人口4.49万人。三饶镇是粤东地区最大的日用陶瓷加工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广东日用陶瓷出口第一镇。

  2014年三饶镇被省委评为“广东名镇”,省教育厅授予我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2015年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复查,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3至201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20年上半年在潮州市“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满意度”考评中获得第一名;2023年被列入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镇名单。中共饶平县支部旧址被评为“潮州市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二、经济发展社会资源情况

  (一)经济发展

  立足三饶优势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陶瓷、塑胶、现代农业、文旅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新引进10家塑胶制品企业回乡发展,加快推进南新塑胶工业园区建设;抓好“小升规”培育,已将广建木业、三辉木业、悦笙木业、康源木业、启汉瓷业和万得丰瓷业等6家企业列入“小升规”种子库;推动“技改升级”,指导、协助明泰盛、新凯等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开展技术改革,新建自动化生产线5条。全镇共有规上工业企业24家,其中规上陶瓷企业20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粮食生产示范基地400亩,建设在城村粮食加工厂,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不低于5万元;推广香水稻种植约800亩,建设香米酒厂、香米粉厂,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香米粉厂预计年产值260万元,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55万元;同时投资130万元建设溪西乡村振兴馆,配套产品展销、电商平台等

  推动道韵楼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实现“引客入饶”“引客旺饶”;搜集明、清等时期碑记50多方,完成碑林建设;汇集志书年鉴和潮州历代府志等200多册,落户饶北首个“方志驿站”。2023年,南联村获评第八批“广东省古村落”。

  (二)物产资源

  三饶镇日照充足,水资源充沛,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水电资源开发潜力大,目前全镇中小型水库共有11个。

  该镇耕地面积1.73万亩,林地面积5733公顷,是发展现代农林业的“风水宝地”。物产丰富,盛产水稻、蔬菜、橄榄、甘蔗等。近几年农业特色产业得到不断壮大,知名土特产有:溪西香米、南新棱尖橄榄、河口青柠檬和粮田蒜头等。

  该镇自然资源丰富,目前发现的矿产有:铁、锰、铝、锌、金,还有硫铁矿、高岭土、花岗岩和望海岭水晶等。

  该镇虽地处内陆,但溪流纵横,池塘水库遍布各乡村,淡水动物资源丰富。主要淡水鱼有:鳞、鳙、鲩、鲤、鲠、鳝、泥鳅、鳗等;淡水甲壳类有:赤米龟、乌龟、鹰嘴龟(即尅蛇龟)草龟、鳖、螺沙蚬、螗蛤(即塗雷)等。此外,三饶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植物主要有灌木类、蔓生藤类和草本类。动物主要有兽类、陆栖爬行类、飞禽类、昆虫类和水陆两栖类。

  (三)自然地理

  该镇四面环山,中间小平原、土地肥沃、河流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有望海岭(海拔638米)、西有待诏山(海拔1143米)、南有天马山(海拔372米)、北有尊君山(海拔727米)。

  该镇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0.5—22.4℃之间,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极宜农作物生长,四季菜蔬充盈、瓜果飘香、稻谷丰盈,是饶平北部粮仓。饶平县汤溪镇以北各乡镇(包括韩江林场)集雨面积的水源,全部流入三饶后,于黄冈河三饶段汇合成一流,从塔山脚河口流入汤溪水库。其中,新丰镇、建饶镇、饶洋镇、上饶镇(的水源由东溪流入黄冈河三饶段;国营韩江林场的水源由北溪(食饭溪)流入黄冈河三饶段;新塘镇的水源由南溪流入黄冈河三饶段。

  三、平安建设稳步推进

  (一)推进消防安全整治。

  深刻汲取我镇“4·15”较大火灾事故教训,认真落实消防整改工作,统筹镇村干部、消防网格员等多维力量成立消防整治工作专班,聚焦沿街店铺、经营性自建房等“小火亡人”多发场所开展破网开窗、砌墙装门等“六项措施”整改,建立“一户一档”工作台账,截至目前,我镇累计开窗12082个,其中经营性场开窗472户1301个,整改率100%;砌墙装门整改率98.64%,联网式烟感安装整改率97.39%,简易喷淋安装整改率96.8%,电气整治整改率98.39%,畅通通道整改率99.68%。

  (二)做好社会综治维稳。

  加强重点防控,建立709名“六类重点人员”信息底册,全面掌握重点人员活动轨迹和现实表现,纳入管控视线;做好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工作,发放“以奖代补”和兜底医保资金共计39万余元。推进平安建设,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共调处办结群众信访事项12宗、群众矛盾纠纷24宗。加强反电诈力度,铺开“金钟罩”注册工作,累计受保护人群5万余人,成功劝阻预警涉诈提醒1696条,劝阻金额达2.22万元。完善网格化治理,改造升级镇综治中心,打造镇级“1+6+N”社会治理实体工作平台;推动“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落地,探索“信息化+网格化”无缝对接治理模式,发展391名群防群治力量加入平安员队伍,全年网格事件上传并办结1.4万宗,“信访超市”录入并办结群众诉求事项422宗,办结率均为100%。12月,溪西村获评2023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南联村获评2023年市级“平安乡村示范村(社区)”。

  (三)完善惠民服务保障。

  2023年,共发放低保家庭最低生活保障金295.6万元,特困人员供养金266万元,为突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2.1万元,累计救助支出型困难和急难型困难群众共16户49人。全年累计为1100多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生活津贴35万元。全面开展“两保”征收工作,全镇城居保和医保参保率分别达93.63%、90.66%。启动饶平县第一中学运动场改造工程和中心幼儿园分园新建工程,协调潮州师范分院优秀教师开展助教帮扶工作,新成立南联教育发展促进会,全年各类教育促进会共发放奖教奖学金83.62万元。做好社区康园中心建设,为20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和心理辅导等服务,三饶镇社区康园中心获得全省社区康园中心优秀案例荣誉。

  四、名胜旅游

  三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四面环山,尊君北耸、天马南来、望海东峙、待诏西拱,中间盆地开阔,河流纵横,故有“一城居中,千山环拱,祥发双流,文启三饶”之赞誉。历史文物,风景胜迹,比比皆是:文明宝塔、双流古寺、九曲仙踪、七榕飞渡、绣岭风清、破壁古梅、望海三庵、孔子文庙、皇帝亭、道韵楼、城隍庙、琴峰书院、打破鼓、翰墨园、登去斋、石渠等名胜景观遍布古城,道韵楼已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彩青习俗被省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