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农房风貌全域提升的实践中,柘林镇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率先走出了一条降本、提质、增效的特色路径。破解农村小散型建筑工程成本高、资金少、群众看的“三难”问题,推动农房风貌全域提升取得实效。
一、流程再造降成本
为解决个体施工队自行采购渠道分散,导致材料成本高、人员管理混乱等问题。柘林镇柘北村通过成立强村建设发展公司,发出“乡村建设工匠”招募令,在全镇范围招募工匠,使“土师傅”变身“能工匠”,创新“村民点单—村组下单—工匠接单”服务模式,将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进行全流程优化。因地制宜制定贴切群众需求、彰显柘林特色的农房风貌设计方案,规范推动施工建设工作。在外立面改造与屋顶平改坡等工程上,为村民节约设计费及税金支出等费用,以最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
二、多元筹资破瓶颈
为解决农房风貌提升资金少的难题,创新探索“政府补贴、集体投入、村民出资、乡贤捐赠”的资金筹措方式,引导村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房风貌提升,推动“大包大揽”向“多方众筹”转变。有效破解农房外立面改造提升工作建设资金来源单一、“政府干、群众看”等难题。自柘北村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参与农房风貌提升”试点工作以来,已成功发动社会力量捐资近20万元。
三、干群合力添动能
针对农房风貌提升意愿低的难题,党员干部带头发动身边人参与,进门入户做好思想引导,推动群众思想从“要我改”到“我要改”转变。创新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将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纳入积分范围,群众可凭打扫村中卫生兑换积分、从而获得商品,使群众从“袖手看”到“动手干”,有力推动农房风貌提升工作。自党建积分超市开展以来,参与人数超400人。各村(社区)由驻村挂点镇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组成的项目监督小组,全程监督工程项目进度和施工质量,确保项目降成本不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