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饶平县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CD-xzfgzbmrpxsfj-xxg/2018-00167 分类:
发布机构: 饶平县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18-02-05
名称: 严厉打击涉枪涉爆违法犯罪行为 共筑法治平安和谐社会
文号: 发布日期: 2018-02-0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严厉打击涉枪涉爆违法犯罪行为 共筑法治平安和谐社会

发布日期:2018-02-05  浏览次数:-

涉枪涉爆违法犯罪,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破坏社会安宁,危及社会稳定,必须依法严惩,绝不姑息!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涉枪涉爆的法律意识,依法严惩涉枪涉爆违法犯罪,共筑安定祥和社会环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涉枪涉爆的政策法规吧。

涉枪犯罪有哪些种类?

核心内容:涉枪犯罪是以枪支,弹药为犯罪对象或工具的犯罪行为的总称,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以枪支、弹药为犯罪对象的罪名;另一类是以枪支、弹药为犯罪工具的罪名。

涉枪犯罪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制的违反《枪支管理法》,且以枪支、弹药为犯罪对象或犯罪工具的各种犯罪行为在理论上的总称。在刑法中主要涉及非法持有枪支罪,走私枪支弹药罪等。

涉枪案件中,一类是刑法分则明确规定的12种独立犯罪:《刑法》明确规定的12种涉枪犯罪中,有走私武器、弹药罪,聚众持械助狱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罪和抢劫枪支、弹药罪,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等。

另一类是枪支被用做犯罪工具类案件,如:持枪杀人、持枪抢劫、持枪伤害、持枪绑架、武装叛乱、暴乱罪等犯罪行为。

一、刑法分则明确规定的12种犯罪中的常见罪名非法持有枪支罪数量较多, 其次是非法制造枪支罪。

(一)非法持有枪支罪

《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明款的规定处罚。

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非法制造枪支罪

非法制造,是指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私自使用原材料制作或者修理、改装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起点标准是:

1、制造军用、非军用枪支1支以上、成套散件一套以上或者主要零部件50件以上;

2、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2支以上、成套散件两套以上或者主要零部件100件以上;

3、制造军用、非军用专用子弹500发以上或者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非军用专用子弹100发以上;

4、制造各类炸药10公斤以上或者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各类炸药20公斤以上;

达到前款各标准五倍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

触犯这一罪行的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二、利用枪支作犯罪工具的常见罪名

主要是集中在抢劫、贩毒、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

寻衅滋事罪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随意殴打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爆炸罪量刑标准

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伤不特定多人、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爆炸罪是以爆炸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分。

这两类犯罪,其使用的手段和危害后果都有相同之处,但两者的区别主要是:

1、侵犯的客体不同。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既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特定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不同,爆炸犯罪行为人引发爆炸物或以其他方法制造爆炸,造成或足以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重大公私财产的毁损,其危害结果是难以预料和难以控制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犯罪行为人虽也使用爆炸的方法,但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其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是特定的某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伤亡,而且一般只造成人身伤亡,不造成财产毁损。因此,行为人针对特定的对象实施爆炸行为,选择的作案环境和条件只能杀伤特定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而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分别按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论处,如果爆炸行为虽然指向特定的对象,但行为人预见其爆炸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而仍实施爆炸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应以爆炸罪论处。

爆炸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

使用爆炸手段破坏公私财产的,往往也会同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如果使用爆炸手段故意毁损某项特定的公私财物,其结果也没有同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他大量公私财产的。

量刑标准

依照本条的规定,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犯爆炸罪虽然已经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未达到上述严重程度,仍应依照本条处罚,根据本法第115条的规定,犯爆炸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