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镇获评2023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
近年来,浮山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作为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打造“一核引领、多元共治”模式,激发农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内生动力,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体系。
党建引领为乡村治理铸魂。强化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立足镇域发展需要,提出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和美丽圩镇三手并抓工作思路,在盘活镇区闲置厂房、项目前期征地拆迁等重点工作中,注重统筹协调各方,构建各方负责、同向发力、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强化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执行力建设。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管理,推行村“两委”干部分工由镇党委备案、通报重点工作红黑榜、履职情况回头看等措施扭转村级干部“习惯性落后”工作态度,从激励和约束两方面提升执行力,把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转化为发展实效。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信力建设。镇领导班子率先带头公道办事树正气,始终把推动地方发展和保障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守正创新执政文化成为上下共识;铁腕整治非法洗沙、盗土、牛蛙养殖、乱搭乱建等影响当地发展环境的社会治理积弊,让群众看到党委政府的决心,让广大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到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坚持以民为本,谋划实施镇文化公园、农贸市场改造、镇区大道改造提升等一系列民生项目,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取信于民。
优质服务为乡村治理聚力。建强乡村振兴桥头堡,2022年至今围绕红色教育、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主题创建浮山、五联、汉塘、东洋4个党建标兵,以点带面提升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中部水厂征地拆迁,文化公园、公共停车场、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用地协调,水田垦造、村内干道、农村污水等项目,在相关各村有效有力配合下顺利推进实施。提升村级党组织综合服务能力,通过实施清牌行动、优化功能室布局、易址新建等措施全覆盖改造升级党群服务心,并在五联村试点开展“互联网+”村级代办服务,推动落实残疾人证办理、生育登记等14项高频民生政务服务事项向村级前移,形成可推广复制经验,在全镇铺开推广实施。同步将其与“粤自助”政务服务自助机有效结合,为村民提供“办事不出村”的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构建“村党组织-自然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建组织体系,将基层党建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号召党员亮身份、冲在前、做表率,在土地流转、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方面,涌现一批先进典型。在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下,盘活利用土地资源,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产业氛围初步形成,成功创建100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点9个3380亩,其中,五联、下塔660亩被列为全市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
有效监督为乡村治理正风。针对农村党组织领导力不强,自然村各自为政问题,将全镇实行土地和财务独立核算的28个自然村(小组)全部收归行政村统管,规定自然村土地资源处置需经行政村审核同意,财务支出单据需经挂钩两委干部审核签名;并全覆盖在自然村建立党小组,由村“两委”干部担任党小组长,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针对农村“三资”管理混乱,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在组织各村全面摸清底数,逐宗核实的基础上,于今年6月出台《浮山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规范管理工作方案》,同时纠正不合法或显失公平合同24份,追回被侵占土地面积17亩,被拖欠租金或承包款近393万元。针对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不到位问题,强化镇纪检监察部门同村监委的有效衔接,梳理村务决策公开、财产管理、项目建设等六方面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建立常态化座谈问询和月度定期报送村级重大事项监管机制。同时将提升监督实效作为纵深推进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的关键举措,对群众反映强烈、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开展实地督查。
多方助力为乡村治理赋能。推动乡村“三治”融合。在五联村试点创建“党群共建积分超市”,探索构建“3+N”积分评定体系,即将每月村党支部带头组织开展3项志愿活动和N项群众自发行为转化为数量化指标,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通过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引领广大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多次被“中国报道网”“长安评论”等多个市级以上官媒宣传报道。目前试点经验已在全镇推广实施,因村施策设置武术培训、交通疏导、帮助孤寡老人、红色故事宣讲等不同积分项目,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文明乡风,助推乡村善治。2022年以来,浮山镇获评“潮州市文明示范镇”“示范标准美丽圩镇”,麻湖村获评“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五联村获评“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示范村”和“潮州市文明示范村”,浮山村获评“市平安乡村示范村”。构建多元化乡村治理格局。整合多方资源汇聚多方合力,发动在外乡贤回乡发展规模化农业种植,入驻农副产品加工厂、镇电商产业园等;动员企业乡贤助力乡村建设,在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创省卫”、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中捐资出力;东官村老年人议事会发动乡贤捐资100多万元支持“百家修百祠”活动,助推高标准建设美丽圩镇。